2015考試法律考點:如何處理勞動糾紛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勞動糾紛問題直接進行協商,這不是必經程序,雙方可以協商,也可以不協商,完全出于自愿。2、申請調解。當事人就已經發(fā)生的勞動糾紛向勞動糾紛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的程序。調解程序也由當事人自愿選擇,調解協議不具有強制執(zhí)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樣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3、仲裁處理。當事人將糾紛提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處理的程序,如果想提起訴訟打勞動官司,必須經過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4、訴訟解決。即我們平常所說的打官司。訴訟程序的啟動是由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的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后啟動的程序。訴訟程序具有較強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決也具有強制執(zhí)行力。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 -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8-22 20:41:03178.凡民事關系的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法人的;民事關系的標的物在外國領域內的;產生、變更或者消滅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事實發(fā)生在外國的,均為涉外民事關系。 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外民事關系的案件時,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八章的規(guī)定來確定應適用的實體法。179.定居國外的我國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如其行為是在我國境內所為,適用我國法律;在定居國所為,可以適用其定居國法律。180.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內進行民事活動,如依其本國法律為無民事行為 能力,而依我國法律為有民事行為能力,應當認定為有民事行為能力。181.無國籍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一般適用其定居國法律;如未定居的,適用其住所地國法律。182.有雙重或者多重國籍的外國人,以其有住所或者與其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為其本國法。183.當事人的住所不明或者不能確定的,以其經常居住地為住所。當事人有幾個住所的,以與產生糾紛的民事關系有最密切聯系的住所為住所。184.外國法人以其注冊登記地國家的法律為其本國法,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依其本國法確定。外國法人在我國領域內進行的民事活動,必須符合我國的法律規(guī)定。185.當事人有二個以上營業(yè)所的,應以與產生糾紛的民事關系有最密切聯系的營業(yè)所為準;當事人沒有營業(yè)所的,以其住所或者經常居住地為準。186.土地、附著于土地的建筑物及其他定著物、建筑物的固定附屬設備為不動產。不動產的所有權、買賣、租賃、抵押、使用等民事關系,均應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187.侵權行為地的法律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法律和侵權結果發(fā)生地法律。如果兩者不一致時,人民法院可以選擇適用。188.我國法院受理的涉外離婚案件,離婚以及因離婚而引起的財產分割,適用我國法律。認定其婚姻是否有效,適用婚姻締結地法律。189.父母子女相互間的扶養(yǎng)、夫妻相互之間的扶養(yǎng)以及其他有扶養(yǎng)關系的人之間的扶養(yǎng),應當適用與被扶養(yǎng)人有最密切聯系國家的法律。扶養(yǎng)人和被扶養(yǎng)人的國籍、住所以及供養(yǎng)被扶養(yǎng)人的財產所在地,均可視為與被扶養(yǎng)人有最密切的聯系。190.監(jiān)護的設立、變更和終止,適用被監(jiān)護人的本國法律。但是,被監(jiān) 護人在我國境內有住所的,適用我國的法律。191.在我國境內死亡的外國人,遺留在我國境內的財產如果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依照我國法律處理,兩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192.依法應當適用的外國法律,如果該外國不同地區(qū)實施不同的法律的,依據該國法律關于調整國內法律沖突的規(guī)定,確定應適用的法律。該國法律未作規(guī)定的,直接適用與該民事關系有最密切聯系的地區(qū)的法律。193.對于應當適用的外國法律,可通過下列途徑查明:(1)由當事人提供;(2)由與我國訂立司法協助協定的締約對方的中央機關提供;(3)由我國駐該國使領館提供;(4)由該國駐我國使館提供;(5)由中外法律專家提供。通過以上途徑仍不能查明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194.當事人規(guī)避我國強制或者禁止性法律規(guī)范的行為,不發(fā)生適用外 國法律的效力。195.涉外民事法律關系的訴訟時效,依沖突規(guī)范確定的民事法律關系的 準據法確定。

2017解放軍文職公共基礎知識:國際法之領事關系-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領事關系是指根據國家間協議,互派執(zhí)行領事職務的常駐機構而形成的一種國家關系。領事制度產生于中世紀后期的地中海國家,當時僑居某一外國進行商貿活動的同一國商人,往往在他們中推選出一些人,稱為 商人領事 ,用來解決他們之間的商業(yè)糾紛以及處理他們與居住國地方間的某些事務,保護他們的權益。以后這種做法逐漸傳到世界各地,而且行使這種職務的領事人員,也從由當地僑居商人中推選演變?yōu)榇蠖加缮倘说谋緡沙觥nI事關系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官方關系,并且出現和形成了有關領事制度的一系列習慣法規(guī)則。1963年《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對這些規(guī)則進行了系統的編纂,構成了當今領事關系法的主要內容。

面試熱點:期待“互聯網+調解”成勞動者維權利器

熱點背景:據4月17日《勞動午報》報道,今年1月,人社部發(fā)布了《關于在北京等七省(市)開展互聯網+調解試點工作的通知》,北京市作為試點單位之一,選擇海淀和大興兩個區(qū)推廣全國勞動人事爭議在線調解服務平臺。伴隨著勞動法律法規(guī)越來越健全,勞資雙方維權意識的增強,依法維權已成主流,這也對相關機制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新要求。去年,人社部發(fā)布的《互聯網+調解仲裁2020行動實施計劃》就明確,到2020年,要實現功能完備、運行高效、服務優(yōu)質、監(jiān)督有力的調解仲裁信息化網絡基本建立,基本實現線上辦案全覆蓋,網上調解仲裁服務普遍開展。從先行試點來看,積極效應顯而易見。比如,北京市已于3月1日正式啟用了全國勞動人事爭議在線調解服務平臺。當事人提出調解申請,平臺管理員收到后,按照調解組織的管轄范圍,及時將案件分配至相關街道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并立即啟動調解程序。推動互聯網與調解仲裁工作的深度融合,加快服務方式與業(yè)務的創(chuàng)新變革,不斷開拓新模式、新領域,迎合了互聯網時代勞動者維權的多元化需求,也為未來相關部門的維權服務工作提供了借鑒。期待這一創(chuàng)新舉措成為勞動者維權的利器。命題預測:今年1月,人社部發(fā)布了《關于在北京等七省(市)開展互聯網+調解試點工作的通知》,北京市作為試點單位之一,選擇海淀和大興兩個區(qū)推廣全國勞動人事爭議在線調解服務平臺。該平臺可以通過在線的模式進行勞動糾紛的調節(jié),對于這種在線調解服務平臺你怎么看?紅師解析:觀點:人社局的這一試點,迎合了當前網絡時代的這一大環(huán)境,可謂是創(chuàng)新之舉。也是在解決公民勞動糾紛上的一種新突破,是我黨服務為民,執(zhí)政為民的體現。對此,我認為應該積極推進試點工作,在實踐中發(fā)現和完善該平臺的不足之處,以便于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積極意義:1.符合當前時代背景,是一種與時俱進的表現,利用互聯網平臺,符合當前互聯網+政務的模式,是一種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2.在線處理勞務糾紛能夠大幅度上提高政府辦事效率,讓政府更快的解決勞動糾紛問題,讓人民群眾更好地得到實惠。3.在線處理還能夠迎合很多目前年輕人的生活習慣,也是一次具有積極意義的普法行為,讓更多年輕人關心勞動法,更好地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利。4.也能夠避免勞動者因為法律知識不足,產生誤會而引發(fā)勞動者與用工單位產生沖突,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不足:1.在線app或平臺在技術上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一些特殊案例可能沒有辦法實行在線仲裁,反而讓勞動者產生誤會,不利于問題的解決。2.很多產生勞動糾紛的勞動者由于文化水平,或者年齡過大,并不會使用互聯網平臺,導致問題復雜化。對策:1.繼續(xù)加強該平臺的建設,從技術上加強平臺的各種功能,優(yōu)化界面,以更直觀的形式服務群眾。2.在試點地區(qū)加大該平臺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該服務平臺的使用方法和功能,既能起到宣傳作用又能起到普法的效果。3.對于線上平臺配備相關的技術和信息維護人員,對于各種信息第一時間進行反饋,讓該平臺起到作用。4.線上和線下平臺相結合,特殊問題要積極處理,不能過分依賴于線上服務平臺,照顧好少數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