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時間效力是什么? - 行測知識

法的時間效力是什么?減小字體增大字體法的時間效力

法的效力的起止時限以及對其實施前的行為有無溯及力,即指法的時間效力。

(1)法開始生效的時間,指法從何時起開始發(fā)生約束力。

(2)法終止生效的時間,指法的廢止的時間。

法的溯及力,指新法頒布后對它生效前所發(fā)生的事件和行為可加以適用的效力。關于溯及力的規(guī)定大體有這樣幾種情況:一是從舊原則,即新法沒有溯及力。二是從新原則,即新法有溯及力。三是從輕原則,即比較新法與舊法,哪個處理輕些就按哪個法處理。四是從新兼從輕原則,即新法原則上溯及既往,但舊法對行為人的處罰較輕時,則從舊法。五是從舊兼從輕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溯及既往,但新法對行為人的處罰較輕時,則從新法。

中國現(xiàn)時期主要采取從舊兼從輕原則,在特殊情況下采用溯及既往的原則。

用戶名:!查看更多評論

分值:100分55分1分

內(nèi)容:!

通知管理員驗證碼:點擊獲取驗證碼

怎樣確定自己完成學業(yè)的時間? - 行測知識

怎樣確定自己完成學業(yè)的時間?減小字體增大字體怎樣確定自己完成學業(yè)的時間?

根據(jù)開放教育學籍管理規(guī)定,在你注冊學籍后的2~8年內(nèi),任何一年完成你的學業(yè)都是允許的。你什么時候能夠完成學業(yè),要看你總共需要修讀多少門課程(包括補修課程),各門課程需要多少時間來學習,你有多少業(yè)余時間可以用來學習。

學習一門課程需要的時間是因人而異的,取決于許多因素(例如是否具備學習該課程所必需的預備知識,學習能力、學習效率和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等)。同樣的一門課程,有的學生可能要花比別人多得多的時間來完成。從一般經(jīng)驗講,學習一門課程需要的時間至少應該是該課程教學大綱規(guī)定學時數(shù)(有些課程只規(guī)定了學分數(shù),則可由學分數(shù)18得到學時數(shù))的2~3倍,包括學習文字和音像教材、做作業(yè)(實驗)、聽輔導課、參加小組討論和期末考試等的時間。例如,一門18學時(1學分)的課程,你可能要花36~54小時來學習。按每學期20周計算,你要獲得1個學分,每周需要安排1.8~2.7小時用于學習。如果你每學期修讀10個學分的課程,你就必須保證每周有18到27個小時用于學習。對于一個有家庭、有全職工作的成年人來說,每周抽出20小時左右的時間來學習是有可能的。

你還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概算:假設你每學期的業(yè)余學習時間可達到400小時(每周20小時,每學期20周),那么你要修讀的所有課程的總學時數(shù)乘以2再除以400,就是你完成學業(yè)最少要用的學期數(shù)。

用戶名:!查看更多評論

分值:100分55分1分

內(nèi)容:!

通知管理員驗證碼:點擊獲取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