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職考試教育學專業(yè)課中的外國教育史,人名拗口(夸美紐斯、赫爾巴特等),思想繞人(“泛智教育”“新三中心”等),稍不留意就記混。其實考點有“人物-著作-思想”對應規(guī)律。紅師教你“三連對號法”,找對暗號,解題超快,專治記混記串!
一、核心考點“三連對號”
二、解題口訣:“記準三連對,做題不浪費”
夸美紐斯:大教泛智搞班級(《大教學論》、泛智教育、班級授課制)
盧梭愛彌兒:自然要消極(《愛彌兒》、自然教育、消極教育)
赫爾巴特:普通教師守傳統(tǒng)(《普通教育學》、教師中心、傳統(tǒng)三中心)
杜威民主:兒童經(jīng)驗新活動(《民主主義與教育》、兒童中心、新三中心)
洛克漫話:白板紳士有禮貌(《教育漫話》、白板說、紳士教育)
三、實戰(zhàn)拆招
例題:主張“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具有德行、智慧、禮儀和學問的紳士”,并提出“白板說”的教育家是?
A.夸美紐斯 B.洛克 C.盧梭 D.杜威
紅師解析:用“三連對號法”秒解——
題干關鍵詞1:“紳士”→對應口訣“洛克漫話:白板紳士有禮貌”;
題干關鍵詞2:“白板說”→直接鎖定“洛克”。
其他選項:夸美紐斯講“泛智”,盧梭講“自然”,杜威講“兒童中心”,均不匹配。答案選B。
四、紅師點睛
外國教育史考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精準配對”。就像記明星的代表作:提到《愛彌兒》就想到盧梭,提到“新三中心”就想到杜威,形成“條件反射”。平時復習時,把這張“三連表”貼在書桌前,每天看3分鐘,一周就能形成“肌肉記憶”。記?。簞e人還在對著人名發(fā)呆時,你已經(jīng)用“對號法”鎖定答案了——這就是拉開差距的關鍵!
紅師教育提醒:文職考試拼的不只是努力,更是方法。掌握“三連對號”,外國教育史這塊“硬骨頭”,照樣能啃得輕松!
推薦閱讀:
推薦查看!